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专升本【食品微生物学】考试大纲

2020-03-15 23:00:56 安徽专升本考试资料网


《食品微生物学》

 

【考核目标与要求】

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,了解食品防腐、保藏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措施。

  

【考试范围与要求】

一、食品微生物学概述

1. 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;

2. 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;

3. 食品微生物学的历史;

       4. 食品微生物学发展及其未来。


二、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

1. 细菌的形态、结构与功能以及菌落形态;

2. 真菌的营养体、结构与功能、菌落形态及繁殖方式;

       3. 非细胞微生物的形态、结构与功能以及繁殖方式。


三、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

1. 微生物的营养(微生物的六大营养素、微生物营养类型、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、培养基)

2. 微生物的生长(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、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、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、有害微生物的控制)


四、微生物的代谢

1. 微生物的能量代谢(化能异养菌的生物氧化与产能、自养菌的生物氧化与产能);

2. 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(分解代谢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、合成代谢与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合成、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系);

       3. 微生物的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。


五、微生物遗传与育种

1. 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;

2. 微生物的基因、基因组和质粒;

3. 微生物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;

4. 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与育种;

5. 菌种的保藏与复壮。


六、微生物分子进化与分类学

1. 、核糖体 RNA 序列分析与生物三域理论;

2. 、基因结构的进化及物种的形成;

3. 、分类学与命名法则;

4. 、细菌分类系统概要(伯杰氏细菌分类系统、原核生物分类系统、食品中常见的细菌代表属概要);

5. 、真菌系统分类概要(真菌的分类原则和依据、真菌的分类系统、食品中常见的真菌代表属概要)。


七、微生物生态

1. 基本概念微生物生态学与生态系统、种群与群落、微环境、环境梯度与耐受限度、食品中的微生物生态系)

2.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;

3. 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;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4. 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。


八、微生物与食品酿造

1. 微生物与食品酿造(细菌与食品酿造、真菌与食品酿造、微生物与酿造酒、微生物与酿造调味品、微生物与肉品发酵);

          2. 酿造食品的微生物危害(酿造食品中的霉菌毒素、酿造食品中的细菌危害)


九、免疫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

1. 免疫概述(免疫的概念、免疫应答、免疫的主要功能、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、免疫系统、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);

2. 抗原(抗原的概念、抗原的特性、抗原的分类、抗原的制备);

3. 抗体(抗体的概念、结构、分类及生理功能;抗体的产生规律;抗体制备);

4.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;

         5. 免疫在食品中的应用。


十、食品腐败与食品保藏

1. 食品的腐败变质(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、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);

2. 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(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、食品中的脂肪分解、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分解);

3. 食品腐败变质与食品类型的相关性(乳类、肉类、水产品、鲜蛋、罐藏食品、果蔬及其制品、糕点等食品的腐败变质);

          4. 食品防腐技术(食品保藏技术、食品综合防腐保鲜理论与技术)


十一、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

1. 食品的微生物污染;

2. 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;

3. 真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;

4. 病毒介导的食源性感染及危害;

5. 食品安全微生物指标。

 

 

【参考书目】

江汉湖,董明盛. 《食品微生物学》(第三版)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10


电话咨询
QQ客服
'); })(); '); })();